西秀区旧州中学坐落于具有六百年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旧州镇的北门口。1956年创办至今已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西秀区区属唯一一所农村完全中学。
1956年,安顺专署在旧州小学设立1个初中戴帽班。县文教局派金跃荣和孙世芳为专任教师。1957年秋季,根据上级指示,这个班与旧州小学分开,搬迁至旧州城北门建校,正式成立旧州中学,校长田兴凡,招生2班,学生100余人。到1965年,全校发展到8个教学班,学生400余人,教师3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旧州中学改名红卫中学。1968年复课闹革命后,校革委主任周荣升组织师生迅速扭转混乱局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1970年增设高中,学制两年,逐年招生2个班,学校由此成为完全中学,全校学生增至900人,教职工50余人。1978 年,学�;指淳芍葜醒C�1979年,被安顺县教育局指定为重点中学。同年,管远信任学校校长,1982年,得安顺行署指定为“兼顾办好”的13所中学之一,同年改高中学制为三年。到1988年,全校共有2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3班、高中7班,在校生1300余人,教职工64人。1986—2011年高中均处于中小规模办学;初中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到2006年达到顶峰,在校初中生1649人,办学质量稳定中有提高。1986至2010年期间,李德钧、姚文政、周庆根、吴智才、丁荣丕、胡大炜、刘德胜等几任校长为学校发展倾尽了全力。2012—2017年,学校秉承“高中渐强、初中更精”办学理念,向高中发展并加大高中招生和教学管理力度,高中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到2021年9月,全校有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38人,其中,高中35个教学班,2468人,初中1个教学班70人。学校已向着初中求稳,高中渐强的方向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50人,师资结构合理。
旧州中学建校60多年来,校舍、校园已发生巨大变化。建校初期,全校仅有简易平房10余间,以后政府不断拨款增建校舍。其中1974年兴建的学校大楼,共有12个教室和图书室、仪器室。在学校校办产业方面,70年代后期,师生坚持勤工俭学,开辟的凉水井茶场,总面积130亩,年产茶叶3000斤。1984年后,学校每年又筹措部分资金,修建围墙1000余米。1992年上级拨款兴建教学楼一栋共十六个教室,2003年以来,学校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旧州中学得了“义教工程”项目,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2004年购置微机40台;2005年上级部门配给微机40台,同年为每个班装备了一台34英寸的电视机和DVD影碟机。2005年在市区体育局、教育局的关心下,由国际奥委会——戴克公司投资26万元为我校援建了体育运动场地。2******年“义教工程”项目共为我校添置图书******册,同配备了理化生仪器设备等。2008年得到农村寄宿制工程项目,修建了一栋学生公寓楼及学生食堂。2009年得到邵逸夫项目修建了综合楼。2013年,148套教师公租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建成塑胶运动场,面积6000㎡。2014年,全校教室安装上“班班通”教学新设备。2016年初,由山东青岛实验高中牵头,帮助我校建成安顺市唯一的“智慧教室”。学校现有校舍面积******㎡,学生宿舍面积9440㎡,辅助用房6660㎡,食堂1822㎡,厕所700㎡,运动场地******㎡,现有图书******册。我校将建成一个建筑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完备的中学。
学校现占地80余亩,绿化面积超过百分之三十,走进校园,犹如置身于园林之内,幽雅的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已成为青年学子成才的摇篮。
学校积攒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以“崇德尚文、自强不息”为校训;以“乐学善思、阳光自信”为校风;以“学无止境、有教无类”为教风;以“人人有梦想、个个能成才”为学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技能是我们办学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我校建校60多年来,培养了近******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5000余名优秀学生考入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继续深造,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毕业后成长为国家各行各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在生源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学校的高考都取得较好成绩,2017—2021年高考本科上线均在100人以上,重塑了办好高中教育的信心。60多年的兴校育才,成就了学校的辉煌,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赞誉,必将在安顺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020年2月,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复,我校成为贵州省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支持计划项目学校,学校秉承着“以特推普,二特提质”的办学目标”“ 大学境界 天下胸怀”办学理念,向着有影响力的省级优质特色示范性高中发展目标而砥砺前行,奋斗不止。
-
面议
刘昌富 HR
-
面议
刘昌富 HR
-
面议
刘昌富 HR
-
面议
刘昌富 HR
-
面议
刘昌富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