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油” “火”越烧越大?
发布时间:2014-10-21 新闻来源:中国油脂网
10月中旬的台北可谓是燃烧起了一把很大的“火”。“问题油”越闹越大......
一、“问题油”这把火烧的很大?
事件缘起于台湾检方10月8日查获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正义公司出品的68项油品被下架,至少波及下游230家食品业者;加上此前油品掺铜叶绿素以及上月的“馊水油风波”,顶新一年食安问题三连爆。烧菜做饭日日离不开的油却问题不断,且卖黑心油的还是知名大企业,岛内民众震惊、害怕,继而转为愤怒。
抵制顶新的运动迅速在全台展开。13日,全台22个县市通令所属机关学校停用顶新集团和味全公司的所有产品,就连顶新魏家老家彰化鹿港民众亦不例外。老街商圈业者发起连署,号召民众拒买顶新商品,要求台当局彻查。抵制潮蔓延至大陆台企。鸿海集团日前发布公告,要求包括大陆富士康在内的集团单位,下架包括康师傅在内的顶新旗下品牌。
16日傍晚,顶新集团召开临时记者会,宣布“全面退出台湾油品生产市场”,旗下45年老字号猪油厂正义油品及顶新屏东厂吹熄灯号,并将完全退出味全集团董事会,同时宣布将捐出30亿元(新台币,下同)成立食安基金。17日,经过4小时的法庭激辩,顶新制油前董事长魏应充被彰化地院裁定羁押禁见。
已与顶新集团合作多年的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基于“高道德”标准,18日决议终止顶新集团提供的奖学金,同样终止合作的还有政大商学院。
链接:名校终止接受“顶新奖学金”
顶新集团爆发用饲料油制作食用油的丑闻后,台湾各界掀起“灭顶”运动,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18日表示,将终止接受来自顶新集团的奖学金。台湾大学食科所长表示,所内教授有两派意见,但最后决定以“最高道德标准”,即日起终止接受顶新奖学金,“不会没有顶新就活不下去”。台湾政治大学主秘李蔡彦说,许多教授认为,台湾政大过去培养出许多ceo,最重视企业伦理,“良心比钱重要”,顶新违背企业伦理,台湾政大应该终止与顶新的合约。部分参与顶新产学合作的大学生也说,一边抵制,一边拿奖学金,会“认知失调”。
二、明知是问题油,还要进口?
据悉,彰化检方扳倒魏应充的关键事证是,一份顶新自己制作的油品检验报告,明确指出越南六家油厂的油品(饲料油)“不适合人体食用”,但魏应充看过报告仍决定进口该油品。这份报告藏在顶新的“食品检验中心”,不在顶新总公司内。彰化检方侦办时,并不知道顶新设有检验中心。本月初检方搜查总公司,一名检验中心人员刚好回来,检方得知后不动声色,突击检验中心取得这一证据。
彰化检方指出,3月初,时任顶新制油总经理的陈茂嘉,带队到越南大幸福公司查厂,大幸福负责人杨振益全程作陪,让陈茂嘉等查厂人员看其下属六家油厂供应的油品,顶新检验中心人员采样带回逐一检验。检验人员非常认真,分析脂肪酸、重金属等成分,将数据写成详细的报告,并且对这六家油厂的油品下了“不适合人体食用”结论,检验报告送到投资规划部门整理,最后总结注明越南大幸福公司供应的油品“不合格”。
3月下旬,顶新举行越南查厂报告项目会议,魏应充亲自主持,陈茂嘉和查厂人员都出席,参加会议的高层干部都有这份报告复印件,会后顶新没要求大幸福公司改善,还继续采购,采购文件由魏应充盖章。检方在声押庭中,当庭出示顶新的这份报告和项目会议记录,质疑魏应充“知情且参与”对越南油品的采购。
魏应充承认看过这份报告,但强调他没去越南查厂,辩称以为“不合格”是指大幸福的工厂设备与环境;律师也说,魏应充只负责决策,执行由总经理负责。检方表示,顶新检验中心的专业报告不被公司采纳,显见该企业经营者把利益摆中间,把企业良心和社会责任放两边,虽然在油厂设检验中心,却成了黑心企业掩饰非法行径的工具。
食安风波未歇,有舆论质疑当局的行动力。17日,曾任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的蒋丙煌,接掌“卫福部”,他也成为第一位科学界出身的“卫福部”部长。检调全力侦办黑心油案件,“立法院”也加快审查《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草案;“农委会”提出《饲料管理法》修正案也通过初审。若新法通过,未来,业者使用回收油、馊水油、饲料油掺入猪油,最高可罚2亿元。
魏应充收押、“卫福部长”易人,民众的火气似乎还是未能平息。同时与问题油无关的味全产品仍被全台抵制。19日,味全在家乐福、大润发和爱买三大连锁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但记者看到,买气依然低迷,到下午货架上的味全奶制品、果汁等仍几乎无人问津。
三、如何解决食安问题?
记者走访台北吴兴街市场,摊贩陈先生说:“猪板油原来一斤(台斤,600克)三四十元,现在涨了一倍,猪肉价格也一路狂涨,卖给客人也不好涨价,只能自己咬牙苦撑。”
食安问题给岛内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切身之痛。但也有学者开始在“火很大”的气氛中理性反思。成功大学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杨永年表示,把食安危机转化为改善食安制度的转机,食安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味全企业工会呼吁,味全与顶新、正义油品无关,盼消费者不要再抵制味全商品,给6000多名员工一条生路。
台湾《联合报》18日发表社论称,在一片“灭顶”的呼喊声中,希望民众不要陷入不可自拔的“仇富”与“报复”情绪中。毕竟案件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大家应持续关注食安问题的制度化解决,那才是议题的终极核心。否则,打垮一家顶新,还会有其他黑心企业取而代之,那么台湾的食安问题将伊于胡底?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