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世界最严
发布时间:2014-10-24 新闻来源:中国油脂网
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全面标识以确保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日前,农业部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员寇建平在武汉公开表示,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所有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他同时表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趋势,是从我国目前采用的按标识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发展到定量强制标识,最终是自愿标识。
释疑
●“目录”为何12年不更新
2002年,农业部首次公布农业转基因生物第一批标识目录,共五类17种,包括当时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或进口的转基因棉花种子、大豆种子、玉米种子、油菜籽、番茄种子等。
但这个目录不断被质疑,首先是中国批准了转基因木瓜的商业化种植,为何不要求市售木瓜标识转基因?近年来,很多反转人士还激烈质疑:转基因标识目录为何12年不更新,政府监管缺位是否造成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了转基因食品?
对上述质疑,寇建平坦言,我国种植的木瓜,绝大多数是转基因木瓜,而且这些木瓜多为小农经济下的零散种植、零散销售模式,没有包装,无必要也不可能进行转基因标识;转基因标识目录之所以说12年没变,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国批准产业化种植、进口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农作物,没有增加和改变。如果有一天,我国批准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的产业化种植,这个目录肯定要更新。
呼吁
●转基因食品应定量标识
同日,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多位“挺转”科学家呼吁,我国转基因标识制度(指《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应尽快改革,采取国际较通行的定量标识制度。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举例说,对转基因监管最严格的欧盟,也要求食品中转基因成分超过0.9%以上的,须进行标识,0.9%以下的无须标识。
寇建平此间并未对我国转基因标识制度改革给出时间表,但他说,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趋势,是从定性强制标识,到定量强制标识,最终是自愿标识。
寇建平举例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采取转基因食品自愿标识制度或对标识没有要求;欧盟、日本等60多个国家,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定量标识,即食品中检测含有超过一定量的转基因成分,就强制标识。
焦点
●转基因标识与安全何种关系
农业部官员
●持有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标识和安全性没有关系。”寇建平解释说,标识只是告诉大家选择权和知情权,安全性在安全评价的时候、发证书的时候已经解决了,所以标识和安全性没有关系。
同时,寇建平强调,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专业权威机构早已有定论:通过安全性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例转基因食品被证实食用不安全的事件。
●为何我国转基因标识少
农业部官员
●我国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世界最严
寇建平介绍,中国的标识是最严格的,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采取了定性标识,而其他国家均采取自愿标识或全面定量强制标识。后者是为转基因成分设定一个阈值,比如号称转基因监管最严的欧盟,转基因成分超过0.9%的食品才要求标识。日本阈值定得更高,为5%,韩国是2%,澳大利亚是1%。
“应该说明的是,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所有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寇建平表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获批产业化种植,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从定性到定量,再到自愿,将是一个趋势。
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全面标识以确保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日前,农业部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员寇建平在武汉公开表示,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所有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他同时表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趋势,是从我国目前采用的按标识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发展到定量强制标识,最终是自愿标识。
分享到: | ![]() |
![]() |
![]() |
![]() |
![]() |
![]() |